• 联系我们
  • 地址:湖北武汉三环科技园
  • 电话:159116031100
  • 传真:027-68834628
  • 邮箱:mmheng@foxmail.com
  • 当前所在位置:首页 - 健康家园
  • 刷步数健康永远胜于“表演”(图)
  •   微信朋友圈刷每天行走的步数,现如今俨然成了一大风尚。本来,大家积极锻炼身体,在朋友圈晒晒健身的“”,以满足自己小小的心,无伤大雅,无可厚非;然而,如果刷步数的行为,逾越了正常的“心理满足”和“心理宣泄”的界限,而成为互相攀比的“面子工程”,甚至成为争强好胜的“步数之战”,那么本来健康向上的刷步数行为,就了自身美好初衷的。

      不妨看一个刷步数导致的悲剧:随着朋友圈刷步数的流行,南京的杨女士也不想落伍。“医生说糖尿病人要经常锻炼!”每天看朋友圈中占据前几名的朋友,都能走一两万步,杨女士心里很不舒服,总想着要争个第一名。在这种争强好胜的心理作用下,杨女士开始每天加大步行量,每天吃完晚饭出门,要走一个多小时,朋友圈步行的名次也在前进中。但是,由于运动量太大加上鞋子没选好,双脚开始出现血泡,继而出现感染,幸亏及时就医,否则很可能截肢。

      这当然是一个极端案例,并不能消解刷步数的正面意义。但杨女士的,尤其是其刷步数的浮躁心理动机,却足以提醒我们,对于刷步数务必要健康平和、科学的心态,千万不要以为刷步数就像小孩过家家一样。事实上,刷步数作为一种运动,不是想刷就能刷,更不是想怎么刷就怎么刷。尤其是像杨女士这样有严重身体疾病的人士来说,高强度的刷步数,非但无助于身体健康,反而是一种高风险的自虐行为。

      微信时代的刷步数,既是一种健身行为,也是一种社交行为,而在微信平台大数据排名机制之下,它俨然又成了一种公开的竞技行为。微信提供了一方“竞技”舞台,对朋友圈按照刷步数“成绩”进行排名,在功利心与表演欲的双重驱动下,人们就有动力竭尽所能地刷步数。其后果具有正反两面性,一方面,客观上的确促进了全民健身;而另外一方面,则是过度运动导致的种种风险。

      在微信朋友圈里,其实,我们已经不是那个真正的自己,我们每个人都成了戴着面具和表演的“演员”,对于自身在“观众”心目中的“形象”具有强烈的心和占有欲。不可否认,正是微信排名机制,放大了潜藏人们心中的功利欲和好大喜功的面子取向。但这并非最糟糕的局面,最的是这种由技术起来的功利心一旦与“表演”目的的“正当性”结合在一起,将直接导向不可控局面。就像杨女士一样,当她把刷步数的“健康目标”与其对朋友圈“第一名”的执念有机融合,而完全忽略了其身体条件和伴随性风险时,悲剧往往就已经近在咫尺。

      在前微信时代,没有“刷步数”这种名词,人们也没有以此炫耀的心理冲动,散步也好,跑步也好,只是一种纯私人性的运动行为,它的属性和目的均简单而纯粹。但在微信时代,尤其是在微信刷步排名机制之下,刷步数带有了含混而复杂的属性与目的,其“私人性”消失了,取而代之的是公共性。在万众瞩目的“公演舞台”上,刷步数于“健身”的面纱之下,终于流露出社交的本质。

      社交时代,任何社会行为或许都不免“被社交化”,其中所蕴含的风险往往隐秘而巨大。杨女士的或许具有一定的偶然性,但“杨女士”这样的人士却又并不鲜见,只是表现方式与实质性后果各异罢了。扪心自问,我们难道不是某种程度或者某种意义上的“杨女士”吗?!躁动的社交时代,最重要的就是时刻保持初心,不要在炫目的技术力量面前迷失了人生的方向。 张若渔来源都市时报)我的泼辣女老板